本文目录一览: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 源于马克思崇高的人的本性, 即对人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1835 年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在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论文中, 表述了这样的思想: 一个人决不应该仅为了获得个人的谋生手段来选择职业, 而应该为了全人类的幸福, 为了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能力来选择职业。人与动物的区别, 就在于人有选择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以人为本,是指人是主体,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以人的以人的出发点去做,而人本主义是指以自己看重自己一切事情,都要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做。
这一点,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思想(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和黑格尔的存在是自我意识的设定和外化的思想完全颠倒,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唯物主义的立场。我们必须首先得吃饱穿暖才能进行文化艺术上的追求。可以说,这是一切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与资产阶级学者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等人提出的人本主义思想,其区别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指出两点:“以人为本”所说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有社会属性的人,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1、
《马克思博士论文经典话》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show/4085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