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历:指所获得的医学相关学历,如医学本科、医学研究生等。
专业:指所学习的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等。
培训经历:指参加过的医学培训或进修项目,如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生培训等。
证书和资格:指所获得的医学相关证书和资格,如执业医师证书、主治医师证书等。
研究和发表:指参与过的医学研究项目和发表过的医学论文。
在书写医学教育背景时,应按照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同时注意简洁明了、准确无误地表达相关信息。
肯定是需要继续教育学分的,前些天在创新医学网上看到过医学继教学分的各方面政策,具体的授予办法是这样规定的: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互相代替。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II类学分两类。
(一)I类学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均属于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二)II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I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
3、上述1、2项中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二)II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3、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6-4学分
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省级刊物 5-3学分
地(市)级刊物 4-2学分
内部刊物 2-1学分
4、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
------------------------- 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学分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学分
5、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7、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 2-9均由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
(三)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按该项目所属等级及规定的学分数办理;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脚本,按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所属级别授予标准记分。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II类学分授予的具体规定,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另行制定。
(四)经单位批准,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其以上,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规定的25学分。
四、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现代远程教育也按此原则执行,在实践过程中,教学单位和教学站点需密切配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应按照统一样式、印制和印发继续医学教育登记册,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数、考核结果、签章等。由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三)各单位主管职能部门每年应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数登记,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1996年颁布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卫科教发[1996]第24号)同时废止。
七、本办法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这是ESI排名
这是论文被引用量排名
这是教育部第四次临床医学学科评估
这是《医学界》排名
这是武书连排名
全国百强医院,交大附属六所,排第一,综上,交大毋庸置疑全国第一,至少亚洲前三,略逊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按照交大学术发展之迅猛,亚洲第一未来尚可期。
医科大学按专业不同,分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
1.不同的专业学制不一样的。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
2.医学影像学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四年制本科,生物信息学四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病理)五年制本科,基础医学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中医学(针灸推拿)五年制本科。
3.制药工程(中药方向)四年制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中药学四年制本科,药学(临床药学)四年制本科。
4.一般是这样的专科3年,本科5年,本硕连读7年,本硕博连读8年,本科毕业后读硕士研究生还需要3年。再继续读博也需要3年。博士要毕业主要看你的科研论文有否在规定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与否,否则博士也会延期毕业。
问达院系介绍大连大学大连大学医学部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大连大学的医学部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大连大学的医学部师资力量如何?专业学习方向是哪些?整体实力怎么样? 添加评论 邀请回答 举报 分享1人已关注 添加评论 邀请回答 举报 输入分数测大学 1关注者1个回答MG298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大连大学的医学部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为了加强大连大学医学事业的整体性建设和管理,促进医学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挥、整合优势资源,大连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医学部。医学部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行使学校对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等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宏观管理、综合服务”等职能。医学部所属单位包括:医学院、护理学院、中山临床学院、新华临床学院、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等教学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大学附属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庄河市中心医院四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办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药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五个本科专业;卫生学校开办中职护理学专业;现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医学生数为3500余人。学部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理、工、医的相融互补和科研资源的共享,建成“辽宁省智慧医疗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骨关节病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生物物理学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高水平研究平台。附属医院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建设特色专科,现拥有国家重点专科2个、省特色一流学科1个、省重点专科1个、大连市重点专科13个;拥有肿瘤生物治疗与基因检测、脑功能与脑疾病功能磁共振等大连市重点实验室;设有大连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智慧医疗工程技术中心、国际影像研究所、急救医学研究所、放射治疗研究所和神经外科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个体化诊疗研究中心,在大连市提升医疗软实力建设项目中获得1个培训中心和7个临床诊疗基地,为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部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师德优良、结构合理、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包括正高级164人、副高级1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1人。医学学科教师共有200余人在各级各类学术团体或机构任职。其中,近50多人在100多个国家级专科分委会、学会、协会、医学杂志编委会和医学教育等学术团体与机构中任职。担任国家级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或学组组长5人次,副主任委员、副理事长或副秘书长11人次。医学学科5年来共承担了国家级项目31项、省级项目45项、市级项目118项、经费总计3374万元;承担的横向课题26项,经费400余万元;发表论文被SCI索引收录了141篇,核心期刊论文101篇,出版专著19部;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另外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医学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建立包括解放军309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等14所教学医院、7所实习医院、6所实习药厂、3所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2所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为我校医学生生产实习多元化及专科教育提供保障,也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教育始于1950年创建的旅大市卫生学校,1954年更名为辽宁省医士学校,1963年调整为旅大市卫生学校,于1986年更名为大连大学医学专科学校,1994年经辽宁省教委批准更名为大连大学医学院,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本科专业。1998年,大连大学医学院以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为标志,各项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006年, 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标志着医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近10年间,医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基础设施等教学条件大大改善,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教授15人(21.4%)、副教授28人(占4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7人(占95.7%);双师型教师14人(占2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4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学条件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部、口腔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和中医中药学系。教学实验室包括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验室和中医中药学实验室。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余万元。拥有2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30余所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教改课题79项,其中省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72项,主编、参编教材6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医学检验专业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科研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3项、横向课题10项、省部级项目30项、市局级项目26项,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7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6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奖10 余项。学院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医学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学科建设学院拥有口腔医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科研实验室包括辽宁省有机天然产物功能性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生物物理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大学医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9人,硕士研究生近40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93%,135人考取研究生。学生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近百项国家级、省级奖励。 ~欢迎大家来我们大连大学读书,我们医学部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大连大学的医学部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 专业设置: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为了加强大连大学医学事业的整体性建设和管理,促进医学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挥、整合优势资源,大连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医学部。医学部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行使学校对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等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宏观管理、综合服务”等职能。医学部所属单位包括:医学院、护理学院、中山临床学院、新华临床学院、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等教学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大学附属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庄河市中心医院四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办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药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五个本科专业;卫生学校开办中职护理学专业;现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医学生数为3500余人。学部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理、工、医的相融互补和科研资源的共享,建成“辽宁省智慧医疗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骨关节病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生物物理学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高水平研究平台。附属医院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建设特色专科,现拥有国家重点专科2个、省特色一流学科1个、省重点专科1个、大连市重点专科13个;拥有肿瘤生物治疗与基因检测、脑功能与脑疾病功能磁共振等大连市重点实验室;设有大连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智慧医疗工程技术中心、国际影像研究所、急救医学研究所、放射治疗研究所和神经外科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个体化诊疗研究中心,在大连市提升医疗软实力建设项目中获得1个培训中心和7个临床诊疗基地,为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部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师德优良、结构合理、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包括正高级164人、副高级1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1人。医学学科教师共有200余人在各级各类学术团体或机构任职。其中,近50多人在100多个国家级专科分委会、学会、协会、医学杂志编委会和医学教育等学术团体与机构中任职。担任国家级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或学组组长5人次,副主任委员、副理事长或副秘书长11人次。医学学科5年来共承担了国家级项目31项、省级项目45项、市级项目118项、经费总计3374万元;承担的横向课题26项,经费400余万元;发表论文被SCI索引收录了141篇,核心期刊论文101篇,出版专著19部;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另外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医学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建立包括解放军309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等14所教学医院、7所实习医院、6所实习药厂、3所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2所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为我校医学生生产实习多元化及专科教育提供保障,也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教育始于1950年创建的旅大市卫生学校,1954年更名为辽宁省医士学校,1963年调整为旅大市卫生学校,于1986年更名为大连大学医学专科学校,1994年经辽宁省教委批准更名为大连大学医学院,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本科专业。1998年,大连大学医学院以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为标志,各项工作全面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006年, 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标志着医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近10年间,医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基础设施等教学条件大大改善,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教授15人(21.4%)、副教授28人(占4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67人(占95.7%);双师型教师14人(占2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4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学条件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部、口腔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和中医中药学系。教学实验室包括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验室和中医中药学实验室。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余万元。拥有2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30余所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教改课题79项,其中省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72项,主编、参编教材6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医学检验专业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评为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科研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3项、横向课题10项、省部级项目30项、市局级项目26项,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7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6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奖10 余项。学院与国内外许多知名医学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学科建设学院拥有口腔医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科研实验室包括辽宁省有机天然产物功能性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生物物理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大学医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四个本科专业。目前,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9人,硕士研究生近40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93%,135人考取研究生。学生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近百项国家级、省级奖励。 ~欢迎大家来我们大连大学读书,我们医学部的同学个个都很热情的偶 阅读更多更新于 2021-12-09 模拟志愿填报 0 添加评论 收藏 举报相关问题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部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部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医学部)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河北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院系介绍西安交通大学